旅游頻道
                      由文化及文明 因包容而發展
                      孫文西路鐫刻著城市文明的“法寶”
                      發布時間:2023-03-06 來源:中山日報


                         古舊的街巷與現代的騎樓咖啡廳交相輝映。


                         從商業文化博物館旁的巷子望出去,新舊建筑共同呈現。


                         頗有年代感的“亂扔垃圾 有失人格”文明標語。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孫文西路旅游休閑街區榜上有名。與此同時,香港演員黎耀祥攜家人前往“打卡”,也在網絡上引起較大關注。

                      今天的孫文西路上,斑駁的騎樓背靠著高聳的大廈,恪守著傳統生活方式的“老石岐”與奉行新潮主義的年輕人融合在一起,在傳統老字號“浩輝飲食店”吃上一碗肉丸粥,轉角就到新開的騎樓咖啡廳飲一杯香濃拿鐵……在舊與新的碰撞中,香山文明的涵義被不斷豐富,香山文化的生命被不斷延續。那么,如何正確運用“碰撞”的力量,讓“舊”為“新”提供歷史觀照和人文滋養,讓“新”為“舊”貢獻再生活力與蓬勃意蘊?兩者共生共榮后,香山文化又將實現哪些維度的拓展和延伸?在當前全市上下同心協力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背景下,中山應進行怎樣的自我審視,從而在新時期再次引領新的文明潮流?

                      新舊事物相互碰撞而不違和

                      相得益彰而非簡單替代

                      孫文西路像一條穿越時空的神奇通道。

                      站在香山商業博物館徑直南望,拔地而起的商業大廈似入云霄。街面的時裝店像商量好了似的,家家播放著喧鬧的流行歌曲;側身轉進小巷慶隆里,不出十米耳根頓感清靜,連空氣都濕潤了幾分。順著巷子一路蜿蜒,但見老房陽臺外披披掛掛都是剛洗的衣服,房間里隱約傳出咿呀粵劇音。外面的喧囂,一時恍若隔世。

                      中山市政協專職常委,歷史學博士、教授胡波認為,孫文西路街區歷經百年歲月荏苒依舊生生不息,既緣于激蕩的歷史富于力量,更因為舊事物為新景觀提供了成長的溫床,讓新舊秩序得以交融在同一個時空,相互碰撞而不違和,相得益彰而非簡單替代,從而孕育出嶄新的文化格局和精神內涵。

                      這正是香山文化開放包容的特質。一方面,它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歡迎”異質文化的進入,且包容其另類,給予其生長壯大的空間;另一方面,文化在流動中才有生氣,在激蕩中才有活力,在交融中才有發展。中山人建立在自信基礎上的開放的文化心態,大大促進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使香山文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既兼容并包又發展創新,逐漸演變成為凝聚這座城市的精神紐帶、文明瑰寶。在今天的孫文西路上,這種無形的文化流變,依然能找到有形的表征。

                      “文明城市要有煙火氣,有煙火氣才有人間情”

                      孫文西路不僅是中山人文歷史活的“教科書”,也是中山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早在1995年,中山市就被中共廣東省委定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行點。2005年,中山獲得首批“全國文明城市”光榮稱號,成為全國9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之一。至今,中山已蟬聯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回首來時路,文明中山的法寶是什么?胡波教授有兩個觀點值得思考。一是有文化才有文明,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香山文化的豐厚積淀,早已為現代文明開辟出了一片沃壤,開風氣之先、走文明之路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二是文明不是空中樓閣,是浸潤在人們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精神指引。用胡波教授的話說:“文明城市要有煙火氣,有煙火氣才有人間情?!?/p>

                      所以,文明中山的一大要領正是對“煙火氣”“人間情”的珍視。作為“老牌”全國文明城市,中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群眾需求當作第一責任,著眼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身邊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點點滴滴的作為,讓市民在文明中得到更多實惠。

                      沿孫文西路漫行至馬巷、慶隆里等巷道,都可看到“亂扔垃圾 有失人格”的文明標語。這一充滿時代感的標語,至今仍鮮活在許多中山人的心里。20世紀八十年代,中山剛剛撤縣改市,提出按中等城市規?!案咂瘘c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實施城鄉一體化的建設方針。實施該方針的一大舉措,便是城區垃圾清運改革,也就是“定點、定時、袋裝”的六字方針。為了配合改革,宣傳城市美化、衛生綠化,當年中山征集了一批文明警句,“亂丟垃圾 有失人格”“大家愛干凈 中山更加靚”等家喻戶曉的標語,便誕生于那個年代。如今,它們在老屋舊墻上的斑駁身影,正是中山歷來堅持利民、惠民式文明創建的生動寫照。

                      其實,文明城市的每一輪創建,都意味著對城市文明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發展要求。當前,全市上下奮力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既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突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形成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又要結合中山所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堅持問題導向、標本兼治,把城市環境整治和社會基層治理結合起來,打造干凈、整潔、美麗的現代化城市,交出“兩個文明”建設的優異答卷。

                      孫文西路街區入選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正當其時

                      作為中山文明發展的一面“櫥窗”,孫文西路此次入選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可謂正當其時。

                      孫文西路街區包含文化旅游步行街,以及延續了孫文西路南洋風情的興中廣場,匯集了香山歷史文化景點、文物和歷史建筑、紅色革命遺址、博物館群、香山書房等各式豐富的旅游休閑業態,街區內常態化舉辦文化展演、非遺展示等系列文旅活動。在全市上下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關鍵時刻,孫文西路街區生動刻畫出中山城市文明一路走來、璀璨綻放的清晰軌跡。

                      據了解,石岐街道自2021年設立工作專班,在市文廣旅局的具體指導下推進孫文西路街區的改造提升和創建工作。期間,專門成立孫文西路投資運營公司,投入財政資金在空間優化、景觀提質、業態升級、服務提效、活動策劃等方面下功夫,成效顯著。

                      接下來,石岐街道將以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的成功創建為新起點,繼續以工匠精神推進孫文西路改造,強化歷史街區保護和活化利用,提升商業業態,點亮夜間經濟,打造“香山古城,美麗中山”城市品牌,在促進歷史文化街區活力迸發方面持續發力,再次引領城市文明大步向前的新潮流。

                      記者 陳慧 譚桂華 夏升權

                      ◆編輯:龍慧◆二審:阮晨雪◆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
                      边吃奶边挵进去免费视频